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:欧宝综合app有限公司 > 党建园地 > 党建工作

“常怀忧党之心,恪尽兴党之责”催人思考

更新时间:2009-09-23 00:00:00点击次数:782次
    公众瞩目充满期待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于18日闭幕了。翻阅全会的公报,令人心情振奋,豪情满怀。公报中那两句“常怀忧党之心,恪尽兴党之责”力透纸背,催人思考,令人琢磨。

  “常怀忧党之心,恪尽兴党之责”,这两句话是联成一体的。只有具有忧党之心,才能树立兴党之责;反之,恪尽兴党之责的人们,常常具有忧党之心.

  一个成立88周年执政60周年、成功领导改革开放30周年、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执政党,为何仍然号召党内外人们常怀忧党之心?在公报中有那么一段如雷贯耳的话: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,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。这些问题严重削弱了党的创造力、凝聚力和战斗力,严重损害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,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(见新华社2009年9月18日电)。公报指出这些问题决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严峻的客观事实。比如,像王华元、陈兆基之类党的高级干部腐化堕落,蜕化变质,危害着党的事业;比如,某些党员出现信仰动摇,沉迷社会潜规则或封建迷信,松懈党的斗志;比如,一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,高高在上,忽视民主,影响党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谊;比如,一些党员追名逐利,唯利是图,忘记了奋斗目标,忘记了党员的重任,损害了党的形象等等。

  忧党之心,就是要看到党自身存在的问题,对党的工作有个清醒的估计。不能只看到取得重大成绩听到公众赞扬就得意忘形,沾沾自喜,骄傲自大。近年来,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,我国政治经济、文化、军事、科技、民生等方面均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,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,成为全球第二大外贸进出口大国,成为外汇储备最大国家。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,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。但是,近年来在重大场合,党和国家领导人却反复告诫人们,要常怀忧患意识。这个忧患意识也包括忧党在内。历史事实证明,执政党保持清醒头脑,勇于变革,勇于创新,永不僵化,永不停滞,就会永远站在历史的前沿,保持执政的资格。假若思想僵化了,不思进取了,问题就会成堆,矛盾就会爆发,就会脱离人民群众而被历史抛弃。因此,忧党是一份十分珍贵的意识。全党上下有忧党意识,就会在胜利中看到存在问题,在掌声中察觉到隐患,不断地克服问题,推进事业。

  忧党,重要的是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。应该说,执政党坚持立党为公、执政为民的宗旨,注定是需要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。但是,由于种种原因,在某些地方群众路线、群众利益的问题上,一些党员尤其是年轻干部是有所淡失的。媒体批评某些党员
干部作风躁,根本原因是忘记了群众利益,忘记了群众路线。前不久郑州规划局副局长那句“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群众说话”的诘问就是严重脱离群众的典型语言。经常反思党群关系,才能使人们认识脱离群众的可怕,保持情为民所系的情怀,永远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。

  忧党不是为忧而忧,而是恪尽兴党之责。兴党是一个大题目,也是所有共产党员的天责。兴党如何兴,因担负任务不同,“兴”的内容也不同。但是,在党内而言,兴党,人人有责。只有每个党员恪尽兴党之责,那么,数千万党员就会汇成兴党之潮,在中央坚强领导下,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推进党的建设伟大进程。

  常怀忧党之心弥足珍贵。
党建园地